1986年,邓稼先临终前来到天安门广场,看着车水马龙来来往往,他转头
1986年,邓稼先临终前来到天安门广场,看着车水马龙来来往往,他转头问妻子:“30年后,还有人记得我吗?”
邓稼先,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完成了他的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学业,他的学术生涯在校期间表现出色。普渡大学,作为一所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深厚背景的高等学府,为邓稼先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先进的科研环境。在那里,他不仅获得了深厚的物理学理论基础,还掌握了复杂的实验技能,这些都为他未来在核物理研究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邓稼先在普渡的学术旅程中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,这些项目涉及广泛的物理学分支,包括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,这两个领域后来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核心。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他展现了出众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,其博士论文涉及复杂的理论物理问题,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。
在美国学习期间,邓稼先也积极参加各类科学研讨会和学术交流,与多位著名科学家有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,这些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科学视野。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,尤其是在理论物理的深入研究,为他赢得了同行的尊重。
作为一位在国外受过高等教育的科学家,他面临的选择不仅是个人的未来,更关系到祖国的科技进步。在获得学位后不久,邓稼先作出了决定,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渥条件,选择回到新中国,投身于核物理理论的研究中。
1958年,中国中央政府决定自行研制原子弹,邓稼先被委以重任。在国家核武器研发的初期,条件艰苦,设备简陋,缺乏经验,邓稼先和他的团队面对的是巨大的挑战。就在同年,新婚不久的邓稼先不得不告别家人,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科研生活。离开家的那天,他对妻子许鹿希承诺,将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的核武器研发,无论生死。
在核武器研发过程中,1979年,邓稼先参与的一项关键性原子弹航投实验面临了严峻的挑战。这次试验的目的是验证新设计的原子弹在实战条件下的性能,这对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至关重要。然而,该次试验并未按计划进行,结果是原子弹在空中未能引爆,而是坠落地面后破裂。
试验那天,气候条件复杂,高空的风速和气温都对原子弹的表现有着不小的影响。当原子弹从飞机上释放时,所有参与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心都揪了起来。监测数据显示,原子弹的飞行轨迹初步正常,但在预定引爆高度时,由于未知原因,引爆机制未能触发。
原子弹坠落后的情况更是紧急,它的结构受损严重,内部的放射性物质部分暴露。这种情况下,通常的做法是尽量避免接近,因为放射性污染的风险极高。然而,邓稼先作为核武器总设计师,了解到失败可能对后续研发的影响,决定亲自前往事故现场。
他不顾同事的劝阻,跳上吉普车,直接驶向事故地点。到达现场后,他首先确保了周围人员的安全,随后开始亲自检查碎片。他带着基本的防护措施,手持探测器,对碎片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收集,以便后续分析原因。
在这一过程中,邓稼先暴露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中,这对他的健康造成了长远的影响。
直到1984年,身体已经被病痛侵蚀的邓稼先依然在大漠深处坚持工作,指挥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核试验。第二年,他带着晚期癌症回到北京。1986年,邓稼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接受了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的称号,这是他一生中收获的众多荣誉之一。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他请求警卫带他去天安门广场,站在那里,他感叹未来是否还有人记得这段艰苦奋斗的历史。
1986年7月29日,邓稼先离世。
下一篇:没有了